2001/11/22

【脊髓損傷的造成 】

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因外傷所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車禍造成,其他如槍傷、刀傷、高處跌落、運動傷害亦會造成。脊髓損傷中超過一半以上發生在頸椎,其次是胸椎、腰椎、薦椎部份。最常見的脊髓損傷機轉是過度屈曲,例如頭部撞擊到汽車的擋風玻璃,頸椎遭受快速過度屈曲。

脊髓損傷最常見受傷的脊髓位置在第1-2頸椎、第4-6頸椎和第11胸椎-第2腰椎,受傷後可能有一些細小出血點發生在脊髓中的灰質,發生後第一個小時,脊椎間開始發生水腫,水腫發生原因是因一些化學物質被釋放出來(如:前列腺素等),在第2-3天水腫情形達最高峰,受傷後七天開始減緩;而水腫情形有時會造成暫時性感覺功能喪失。脊髓損傷最初亦會造成血液動力學不穩定,在急性期因水腫厲害故無法斷然決定是否會造成功能上永久性的喪失。

當脊髓受傷後產生脊髓休克,特徵為病灶下完全喪失肌肉骨骼功能、腸道及膀胱的張力、性功能及自主神經反射;亦會造成靜脈回流減少及產生低血壓,血管擴張、代謝增加使下視丘無法控制溫度,腸胃道灌流不足、黏膜受損,有潰瘍及出血情形。

高位的脊髓損傷常會有脊髓休克,在病人血液動力學及通氣穩定的情況下,可使用電腦斷層檢查及核磁共振,檢測受傷部位的嚴重度,或脊椎中有無骨折情形,也常使用在病患無法由X光判讀有無神經方面缺失的問題。

當脊髓損傷時,在現場缺乏X光作依據,最簡單搬運傷患的方法是使用硬板床和頸圈固定,使軀幹和頸椎保持一直線。頸椎損傷可能產生呼吸道窘迫情形,立即的處置方式是維持病人呼吸道通暢和提供適當的氧氣供應。

在急診室的緊急處理包括:靜脈輸液及注射高劑量類固醇、鼻胃管插入、氧氣給予、替傷患放置氣管內管時,不可過度伸展頸部,使用推拉下領之技巧(jaw thrust techninique)。必要時以抽吸方式維持傷患呼吸道暢通,當呼吸肌的功能喪失或不良時,可能需要使用呼吸器以協助傷患呼吸。待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及安排手術後,轉入加護病房。

術後長期的照護包括:肢體復健提升活動力、減輕疼痛、預防壓瘡、重建膀胱功能、心理支持及性生活調適。唯一的預防方法是注意安全,避免脊髓受傷。

113年度第四季(10月~12月)捐款芳名錄~~

✨ 感謝每一位慷慨捐款的您! ✨ 我們衷心感謝所有支持【 #臺東縣脊髓損傷者協會 】的捐款人,正因為有您們的愛心與善舉,我們才能實現目標,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改變。 您的一份愛心,匯聚成改變世界的力量! 💖 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信任! 🙏 #本會愛心碼 ~~ 歡迎大家隨口隨手...